脑出血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
如果发生脑出血,一定要注意带病人及时就医,以免危及其生命。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脱水、降低颅内压、控制高血压和日常生活治疗。这些病人需要休息,必要时吸氧。
1.一般处理
建议就近处理,尽量避免移动;保持安静,卧床休息,减少探视;保持呼吸道通畅,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,必要时吸氧;如果您有高烧,应采取主动降温治疗;加强护理,保持肢体功能位置;对意识障碍、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禁食24~48小时,然后适当放置胃管鼻饲,以保证营养,维持水电解质平衡。
脱水可以降低颅内压
脑水肿高峰在出血后48小时左右,3~5天后逐渐消退。在此期间,颅内压可能升高或形成脑疝。因此,治疗应积极控制。方法:① 甘露醇:20%甘露醇125-250ml,静脉滴注,每6-8小时,7-10天。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、肾功能不全慎用;② 利尿剂:常用速尿,常与甘露醇合用,可增强脱水效果,每次40mg,每日2-4次,静脉注射;③ 甘油:轻、重度症状改善期使用,10%复方甘油溶液500ml,每日1次,静脉滴注,3-6小时。剂量过大或输液过快易发生溶血;④ 20%人血清白蛋白50-100ml,每日1次,静脉滴注,更适合低蛋白血症患者。⑤ 地塞米松:一般在用药后12-36小时有抗脑水肿作用,但易并发感染,诱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,影响血压、血糖的控制,故不建议常规使用地塞米松。
3.控制高血压
脑出血后血压升高是维持有效脑灌注压的必要条件。当颅内压下降时,血压也会下降。因此,通常不使用降压药,尤其是注射利血恒强的降压药。如果收缩压在
9-30.6kpa(180-230mmhg)或舒张压14.0-18.6kpa(105-140mmhg);收缩压小于23.9kpa
舒张压为14.0kpa
不用降压药也能观察到。对急性期后血压持续升高的患者应给予全身降压治疗。急性期血压突然下降表明病人情况危急。多巴胺和间羟胺应及时给予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科学养生前沿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