幽门螺杆菌的中医治疗有哪些
幽门螺杆菌(helicobacterpylori)是临床常见的细菌,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,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通常是药物治疗。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也是很多人的一种治疗方法,需要注意辨证施治。
1.脾胃虚证
症状:上腹胀,饱胀,饿时疼痛,喜温,按时感到舒服,面色苍白,疲倦,头晕,舌淡,唇上有齿痕,脉细。
治疗方法:健脾胃。
处方:益气和胃汤:党参30g、白术12g、茯苓15g、山药20g、莲子12g、扁豆12g、陈皮12g、半夏12g、金乃金12g、神曲15g、麦芽15g、苏岗10g、白豆口10g、甘草6G、汤剂。口服参附胶囊和健脾丸。
2.肝胃湿热证
症状:胃饱闷,胸不饿,恶心呕吐,体重乏力,口渴不饮,大便稀散,舌黄腻,脉平,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明显充血,水肿甚至糜烂。
治疗方法:清热利湿。
处方:青花汤:黄连10g、黄柏10g、生地20g、牡丹12g、黄芩12g、连翘20g、宫英20g、滑石20g、柴胡12g、泽泻12g、茯苓12g、金乃金12g、山楂12g、神曲15g、甘草6G。口服热炎宁、败毒丸。
3.胃阴虚
症状:上腹部疼痛或烧灼不适,嘈杂如饥,口干,食少,大便干燥,脉多。
治疗:益胃养阴。
处方:养胃汤:生地20g、元神15g、沙参12g、麦冬12g、五味子12g、乌梅10g、石斛15g、黄荆15g、玉竹12g、花粉12g、葛根20g、木兰12g、玉仁人10g、草和明12g、甘草6G、汤剂。口服养胃丸和珍珠丸。
4.肝胃不和证
症状:纳呆,上腹部胀满,胀痛,频繁打嗝,可诱发情绪衰竭,加重。舌苔薄白,脉弦,慢性胃炎伴胃排空障碍,胆汁反流多见于本证。
治疗:疏肝胃。
处方:疏肝和胃汤:柴胡12g、芍药15g、郁金12g、香附12g、木香12g、佛手柑12g、疏肝15g、黄芩10g、葛根20g、止咳15g、厚朴12g、青皮12g、金乃金12g、山楂12g、萝卜20g、槟榔12g、甘草6G,水煎。口服疏肝丸和和胃丸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科学养生前沿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