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可以凉着喝吗,怎样喝中药正确
中医药对多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。三七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。可用于治疗便血、呕血、胸痛。当然,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功效,在煎煮中药时,也要注意正确的饮用方法。那么,中药能感冒喝吗?
中药能喝凉吗
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很讲究。有十种以上的方法。具体来说,有三种温度:暖、热、冷。
一般中药汤剂要“温”,即汤剂立即滤出。室温干燥至30℃ ~ 37℃ 饮酒前;药丸和药粉应该用温水服用。这也是一种保暖的衣服。寒风中药宜热服,服用后可服用热粥和热水助药。而解热解热药,尤其是解暑中药,效果更好。
在南方,人们在夏天经常喝一些“凉茶”,这实际上是一种中药。顾名思义,很多凉茶都是凉饮,清凉效果更好。
服用中药,一般来说,治疗发热的药可以寒服,而治疗感冒证的药应该热服。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控制服药温度。“阳病”多表现为热证,如发热、口渴、大便干燥、尿黄、口舌痛、舌红、舌苔黄、脉快等;而“阴病”则多表现为寒证,如厌寒发热、不出汗、腹寒痛、肢寒心虚、下里清谷、水肿、舌淡、皮毛薄白等。
在中医方剂中,有一个诀窍。一般来说,大多数被称为“汤”的人需要热食,而大多数被称为“饮”的人需要凉食。因为老话说得好,汤和饮料是有温差的。但为了谨慎起见,患者在开完药后最好向中医询问相关的服用方法,以防出现偏差。
事实上,有些中药在饮用前需要冷却。
正确喝中药
药物剂量
药物的剂量是决定药物疗效的关键。许多人认为中药的作用是缓慢的,通过增加剂量可以迅速起效。事实上,药物的效果因剂量而异。比如有的人经常嚼人参,或者用它来炖肉或煲汤,从而达到保健的效果。不过,如果吃太多人参,会产生头痛、失眠、心悸、易怒、便秘和高血压等毒性反应。
脚注
一些经常服用中药的患者不注意中药处方上的注脚(先煎、后煮、捣碎、分煎、煎、洗、包煎等),不仅影响疗效,而且浪费药物。
煎药
煎药容器可以是陶罐或不锈钢罐,但不能是铁器;煎煮时间一般为30分钟,但有些药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。如煎药只需煮沸10分钟;滋补药可轻煎至沸腾40分钟;矿物质、甲壳类动物和有毒中药需要更多的时间。
药物治疗
汤剂应在饭前1小时服用;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在饭后服用;补药应该空腹服用;睡前服用镇静剂;慢性病应定期服用。服用方法:一般每剂服用2-3次,每日1剂;如有特殊情况,可每天服用2剂,以提高疗效。
中药饮品札记
1.喝中药,请饭后30-60分钟服用,可避免中药成分对胃黏膜的刺激。
2.饮中药前后1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、咖啡、牛奶或豆浆,以免中药成分与茶单宁、咖啡因、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,影响疗效。你可以喝水。
3.服用中药后如有不适或腹泻,请及时与医生联系。如果你感冒或咳嗽,请停止服用汤剂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科学养生前沿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