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易激综合征腹痛特点,症状竟是这样的!
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器质性疾病,患者常有腹泻症状,一般每天3-5次左右,少数严重发作可达到10次以上。也有全身症状,如失眠、焦虑等。
1、 临床表现为腹痛、排便习惯及大便特征。
1.腹痛几乎所有的IBS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。位置不固定,多见于下腹和左下腹。排便或排气后的缓解。
2.腹泻一般一天3-5次,少数严重发作期可达10次以上。大便大多呈糊状,也可以做成软便或稀水样。多伴有粘液,有的患者粪便粘液少且多,但无脓。排便不影响睡眠。有些病人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。
3.便秘,排便困难,粪便干燥,量少,羊粪或细杆状,表面可附着粘液。
4.其他消化道症状多伴有腹胀或腹胀,可有大便不全、大便窘迫的感觉。
5.全身症状,相当一部分患者可出现失眠、焦虑、抑郁、头晕、头痛等精神症状。
6.身体无明显疾病,但相应部位有轻度压痛。有些病人能摸到香肠状的肠。直肠检查可感到肛门痉挛、高压和压痛。
7.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、便秘型、腹泻与便秘交替型和肠胃气胀型。
2、 特点
肠易激综合征(IBS)是一种独立的肠功能紊乱,具有特殊的生理病理基础。其特点是肠道无结构缺陷,但对刺激有过度的生理反应或异常现象。过去称为“结肠功能障碍”、“结肠痉挛”、“结肠过敏”、“痉挛性结肠炎”、“粘液性结肠炎”等。
由于肠道没有炎症,且功能障碍不局限于结肠,因此统称为肠易激综合征。本病是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。男女之比约为3:2,50岁后首次发现是罕见的。临床表现为腹痛、腹泻、便秘或腹泻、便秘交替,常由情绪波动引起。本病诊断不难,但必须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肠道表现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科学养生前沿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