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晕中医辨证是什么?
头晕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。有时,头晕会对我们的工作和训练造成很大的影响。即使出现严重的头晕,他们也可能无法独立行走。然而,在中医和西医中,头晕的定义是不一样的。以近年来备受重视的中医为例,头晕的中医辨证分型是什么?
眩晕是头晕和眩晕的总称。头晕是指头晕或眼睛发黑,视力模糊。晕眩是一种感觉,风景本身或外部是旋转和不稳定的。他们经常在一起,所以他们被称为“眩晕”。眩晕是一种肝病,可由风、火、痰、虚等引起。根据多年的诊治经验,小编总结了八种治疗眩晕的合理方法
益气养血祛风法
肝藏血,气血两虚不能护肝,则肝阳骤亢,虚风内动。叶天石说:“肝是风和木的内脏。靠肾水滋养,靠肝血滋润。”。现在血脉不保肝,阳气变风,头晕使。治疗的处方是当归地黄饮。
刘女士今年38岁,患有牙周病。他患高血压8年,眩晕2年,头晕疼痛,手脚发抖,身体软困,口臭,失眠,心烦,麻木,咽干,舌红,苔藓少,脉重。血压为26/16kpa。辨证治疗气血两虚,肝阳上亢。治疗以益气养血祛风为主。药用价值:川芎12g、舒地15g、生地15g、赤芍20g、首乌18G、女贞子20g、淮山药15g、竹龙骨25g、石蒜明25g、怀牛膝15g、甘草6G,经9剂煎煮后,止眩晕,除心,口能食,手脚抖动大为减轻,血压下降降至17/11kpa。后来用杞菊地黄丸调理。
2补水养木法
肾虚、厥阴风、眩晕引起的心烦。叶天石说:“水分不足不能盛木,厥阴风激,忧阳升,病期。”。治时紫水寒木,使风阳潜伏,自无上升之意。枸杞生地黄汤常被选用。
一位64岁女性,患有牙周病。眩晕8年,造成家庭不和谐。诊断表现为潮红、头晕、头晕、脚轻、腰酸、腿软、心悸、失眠、手热、脚热、舌红、苔藓少、脉数多。其证候为肾阳虚,水不含木,木火内移。治疗应补水养木,柔肝熄风。药用价值:舒地30g,淮山药15g,薏苡仁15g,山茱萸12g,黄菊花12g,沙参15g,知母10g,赤芍15g,怀牛膝15g,钩藤15g,甘草6G,水煎煮8剂,除眩晕外,可食可饮。然而,当手掌发热,有时心烦意乱时,后卫经过3周的调整后痊愈了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科学养生前沿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