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灸后注意事项
中医针灸有多种类型,不同类型的中医针灸可以达到不同的保健效果。现在,街上有很多养生店。养生店里有很多新的中医针灸项目。我们不知道如何选择它们。夏天可以选择狗灸,狗灸可以很好的对身体进行清热,达到保养的实际效果。那么,三伏灸的实际效果如何呢?三伏灸后应注意哪些事项?
1、 操作步骤
选用玄乎、白介子等中草药按比例磨成粉,姜水拌成泥,用胶带在穴位贴上小膏药。每伏贴药一次,贴在相对的穴位,各种症状从穴位都不同。成人一般坚持2-4小时,儿童坚持1-2小时。贴药后,皮肤有发热、烧灼痛的感觉。每个人的皮肤承受不同的条件,但程度是能够承受的。贴敷治疗后,普通人的一部分皮肤又热又白又红。如果皮肤上的穴位起水泡,实际效果会更好。经证实,药物已从皮肤渗入穴位,穴位的血气可直接到达病变部位。坚持治疗三年为一疗程。有长期病史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疗程。
2、 适应症
三伏灸法是运用“夏治冬病”的基本原理,在夏季治疗冬季常见病,从而预防和减少冬季症状的发生。三伏灸是一种深受五星推崇的中医治疗方法,但不能治病。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:一类是过敏性疾病,如哮喘、反复呼吸系统感染(咽炎、扁桃体炎、支气管炎、支气管肺炎等)、老年人弥漫性支气管炎和儿童冬季高热感冒;另一类是阴虚热病,如胃痛,结肠炎、关节痛、阴虚头痛、肾虚引起的腰痛等疾病。
3、 常见问题
中药敷完四至六个小时后,有的人会觉得痒,这是药物渗入皮肤的自然反映;有的人会出现红、肿、热、痛等皮肤水泡,应注意伤口的保养,避免感染,水疱切忌刮伤,小水疱可等待自身消化吸收,大水疱可用无菌针管刺破提取液体,外敷5%碘伏消毒剂,应暴露在外,防止覆盖伤口。
三伏灸的治疗虽然有很好的实用效果,但一些常用的中草药是有害产品,有的对皮肤有明显的刺激作用。因此,孕妇、老年人、2岁以下儿童(皮肤柔软,极易引起感染)及皮肤过敏患者应慎用或禁止使用。在贴敷期间,应避免吃生冷食物,包括刺激性食物。我们不需要吃冷热食物,高脂肪和油腻的食物材料,如牛羊肉,鹅,鸭,花生仁和其他油炸食品材料。避免吃海鲜、虾等高风险食物。
还要注意的是,药10小时内不宜洗澡;如果皮肤起水泡或受损,或患有肺结核、支气管扩张、急性咽炎等疾病,则不宜用狗灸治疗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科学养生前沿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