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惊厥药物有哪些
抽搐在儿童中比成人更常见,然而成人也可能有抽搐,人体穴位非常危险。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是人体的一种非自然状态。因此,如果发生惊厥,必须立即吃药治疗。什么是抗惊厥药?
惊厥是指全身肌肉明显的非盲性收缩,是中枢神经系统在病理状态下过度兴奋的表现。多见于脑炎、破伤风和士的宁中毒。能减轻和消除惊厥症状的药物称为抗惊厥药。常用的有苯巴比妥钠、苯巴比妥钠和硫酸镁注射液。
1、 药物治疗
1治疗脑水肿:持续抽搐,若乳头水肿,瞳孔两侧不同,提醒脑水肿。地塞米松0.2-0.4mg/kg/次,每6小时静脉注射一次。另外,每6~8小时静脉滴注20%甘露醇1~2g/kg。如有必要,可用速尿提高脱水的实际效果。
2保持水电解质平衡:抽搐患者无严重失水时,应根据体表面积80ml/kg/D或1000-1200ml/kg/m2,补充钠1-2meq/kg,钾1.5meq/kg,维持轻度脱水和正常稍低血钠,从而控制脑水肿。
三。神经营养剂和抗氧化剂治疗惊厥:使用维生素D、e、C和甘露醇等抗氧化剂可预防惊厥性脑损伤。此外,还可使用维生素B21、B6、B12、脑复康等神经营养药物。
2、 一般救援方案
它可以使病人侧卧睡觉,并提起衣领。在上下磨牙之间放置一个牙垫,以避免被舌头咬伤。排除口、鼻、喉必须和排泄物,防止吸入呼吸,保持呼吸系统通畅,严重供氧。高热身体发热或给予退热药,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、吸气、心率、血压、肤色、瞳孔大小及排尿的变化。如果抽搐持续2小时以上,很容易出现脑水肿。应采用脱水疗法降低颅内压。
如果是全身感染引起的惊厥,中医治疗小儿惊厥应以清热祛火为主。如果是由某种传染病引起的抽搐,中医应治疗不同的传染病。除治疗原病外,还应采用中药平肝藏阳,如钩藤、生牡蛎、僵蚕、蚯蚓、全虫、蝉蜕等,使肝热平和,阴阳调和,而且可以防止痉挛再次发生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科学养生前沿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