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地黄的禁忌症
洋地黄作为一种中草药,具有清脑作用,对改善血液循环系统、治疗心肌疾病有较强的作用。由于洋地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,很多家庭也会在家里把洋地黄作为盆栽植物来种植。然而,在洋地黄在治疗疾病中的应用中,我们必须掌握洋地黄含有一定的内毒素,多吃洋地黄很容易引起中毒。今天,洋地黄的禁忌已被记录在案。
洋地黄的主要应用领域:
1除了因心衰引起洋地黄中毒外,其他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也可以使用。
2高频室上性心律失常,如快速心跳心房颤动和扑动,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。
洋地黄的主要禁忌
1洋地黄中毒致心力衰竭;
2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;
三。洋地黄可加重梗塞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室流出道梗死,故不宜应用,但仍可用于继发性心力衰竭;
4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力衰竭者,放置起搏器后应用洋地黄;
5窦性心动过缓,心室率低于50次/分钟,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室率小于60次/分钟。
洋地黄:又称洋地黄,慢性毒草,紫花洋地黄,钟形花,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,所有人员长有短毛。根叶卵形到卵形披针形,边缘具钝齿,长柄。第2~3年春季,枝、茎从叶丛中心抽出,达到1~1.5m,茎叶椭圆形,边缘有细齿,叶柄或近无柄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冠钟状,疏松,偏斜,深紫色,内具浅紫色黑色斑点。
荚果圆锥形,种子细密。花期5~6月,结果期6~7月。原产于欧洲中部和南部的山区。目前,在浙江、上海、江苏、山东等地有多家工厂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科学养生前沿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