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火罐注意什么,这些您都做到了吗?
很多人认为拔火罐特别简单。只要轻酒精,然后把它放在穴位。事实上,并非如此。火罐口不可燃烧,以免火罐口太热;拔罐时,一般应选择丰满、有弹性的部位,孕妇应慎用。
拔火罐可不是那么简单。拔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1.罐体消毒:一般用75%酒精棉球擦拭罐口和罐体,可起到消毒作用。消毒后的罐可以用干棉球烘干,也可以自然风干后使用。
2.点火方法:一般采用闪火法,一手拿着点火棒,一手拿着罐子,点燃点火棒上的酒精棉球(酒精量不宜过多,以免点燃后酒精滴落),迅速伸入罐子内,约1-3秒后取出,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把罐子放在需要拔罐的部位。点火时不要在油箱口处燃烧,以免造成油箱口太热。
3.拔罐时,一般应选择丰满、有弹性的部位。对于皮肤过敏、皮肤损伤、肌肉变薄、头发过多的部位要慎用,孕妇要慎用。
4.选择合适的体位,一般采用卧位,一旦拉起,不应移动体位,以免拔火罐脱落。
5.根据不同部位,选择合适大小的锅。只有当罐口与位置一致时才能使用。
6.使用多罐时,罐与罐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近,否则会被罐拉扯皮肤,造成疼痛。同时,由于易拉罐相互牵连,不易拔出。
7.走火罐时,不宜在皮肤薄骨突起处推拉,以免损伤皮肤或造成火罐渗漏脱落。
8.提壶时,手法要轻柔。用右手握住罐子,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子边缘的肌肉,使空气漏进去。如果吸力消失,罐子就会自然脱落。不要用力拉或转动,以免损坏皮肤。
9.提罐后,通常会出现局部红晕或紫绀,属于正常现象,一般一周内消退。如果局部血瘀严重,不宜再使用拔罐。如果罐头太长,皮肤会起水泡。小的不需要治疗,它们会被自己吸收,但需要防止磨损;大面积穿刺后,用干棉球擦拭,或涂上一些紫色药物,以防感染。
10.房间要暖和,空气要新鲜。拔火罐时不宜吹风机或空调,以免受凉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科学养生前沿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