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种食物堪称隐形肥肉
吃太多的白肉会导致胆固醇成分超标,引起动脉硬化、高血压等疾病,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基本常识。但餐桌上的一些食材,如动物内脏、蛋黄等,并不油腻,却含有大量胆固醇,因此也被称为“隐形白肉”。有的人从不吃脂肪,常规体检发现其胆固醇成分超标,这与他们的饮食密切相关。许多含有大量胆固醇的成分常常被忽视。
排在首位的是小动物的大脑
按净重100g计,脑花胆固醇含量2571mg,羊脑胆固醇含量2004mg,牛脑胆固醇含量2447mg。因此,如果你吃小动物脑,最好不要一年吃一次或两次以上。
动物内脏排在第二位
动物内脏,包括猪、牛、羊、鸡等小动物的肾、肝、肺、肠,每100克内脏含有200-400毫克胆固醇。因此,应尽量避开动物内脏,一个月最好不要吃两次以上。
排在第三位的是蛋黄
一个生鸡蛋含有292.5毫克胆固醇,关键是浓缩在蛋黄里。因此,营养部公布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,普通成年人每天应吃0.5-1个生鸡蛋。血脂异常患者每周不需要超过2-3个生鸡蛋。
鱿鱼和贝类排名第四
每100克鱿鱼中含有268毫克胆固醇,因此每周食用鱿鱼不必超过两次。
第五种是新鲜奶油、无盐黄油等
这种植物油中的饱和脂肪也促使肝脏产生大量胆固醇。
研究表明,健康成年人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(相当于1个蛋黄)。因此,要警惕“隐形白肉”,多吃燕麦片、新鲜水果、蔬菜和水果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科学养生前沿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